商业通讯
请输入关键词
  • 首页
  • 资讯
  • 科技
  • 财商
  • 汽车
  • 家电
  • 生活
 > 资讯

窑火映照时代路,匠心铸就文化魂 ——读《发光的琉璃烛台》有感

发布于:2025-11-19 09:34:58 来源:互联网

《发光的琉璃烛台》是王志国先生倾注心血创作的长篇小说处女作。这部作品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,以中国传统的琉璃工艺为背景,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时光,生动地展现了老窑厂几代人的命运沉浮与成长,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社会从清末到改革开放的巨大变迁。王志国先生于1947年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,退休前担任北京市门头沟区卫生学校校长。退休后,他将对文学的热爱化作创作的动力,在报刊上发表了多部作品,而《发光的琉璃烛台》更是他倾尽心血的结晶。

小说的故事背景从1948年开始,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。故事的核心围绕着老窑厂的兴衰展开,采用了多线叙事结构,讲述了老窑厂三代人的故事,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。明朝永乐年间,老窑厂因紫禁城的修建而兴盛,为故宫提供琉璃瓦。然而到了民国时期,战乱频仍,琉璃行业陷入衰落,老窑厂也陷入困境。辰启临危受命,守护着祖业,艰难维持着窑厂的生存。新中国成立后,老窑厂转为国营,熙靖担任厂长,带领家栋和孝存承接了友谊宾馆琉璃瓦的任务,开启了现代化转型之路,并参与了北京十大建筑等重要工程,迎来了新的辉煌。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,熙靖和家栋带领工人克服重重困难,合并了通顺砖瓦厂,扩大了生产规模,还带头捐献粮票,展现了团结奉献的精神。改革开放后,老窑厂引进先进技术,推动了琉璃生产的现代化。家栋和熙靖指导釉亮,帮助他避免盲目建设。釉亮在琉璃艺术创作和文物保护方面展现出天赋,他收集大量资料,为编写老窑厂的历史做准备。整部作品情节跌宕起伏,人物命运交织,生动地展现了琉璃工艺传承的艰辛与不易。

《发光的琉璃烛台》不仅故事性强,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琉璃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。作者在作品中鼓励年轻人勇于创新,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之路。正如老窑厂的故事所展现的那样,只有不断创新,才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,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。然而,在现代社会,传统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如何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,融入现代元素,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,是每一个传承者必须思考的问题。王志国先生通过老窑厂三代人的故事,告诉我们:创新是传统工艺发展的动力,但创新必须建立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。

此外,这部小说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,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。琉璃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,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文化自信的道路。正如作者所言:“琉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,在现代社会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。”

总之,《发光的琉璃烛台》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长篇小说。它以独特的视角、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,讲述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故事,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。王志国先生通过这部作品,向我们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工匠精神的赞美,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温暖。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,更是一部关于传承与创新、责任与担当、爱国与正义的生动教材,值得细细品味。

上一篇:于奇幻与现实间探寻人性与社会的镜像 ——读《女儿国》有感

下一篇:

热门文章

  • L'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HONG KONG 延续十八载辉煌传奇 今夏载誉回归置地廣塲

    2025-05-05
  • 2025年TOURISE大奖揭晓:东京、纽约、安卡什与巴黎荣获首届殊荣

    2025-11-14
  • 从“眼巴巴”到“手飒飒”,5年59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——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有限公司“红色劲旅自主维保突击队”攻坚实录

    2025-05-26
  • 202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 (甘肃考区)报名公告

    2025-06-10
  • 「全球能源循环计划」愿景发布 电池循环经济加速落地

    2025-06-27
  • 品誉咨询——绩效破局:从 “效率优先” 到 “效能质变” 的管理范式革新

    2025-07-14

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

Copyright ©2023-2024 商业通讯.Powered by © hubeizhichu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