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耳达喜乳果糖进博会首秀,为国人消化道健康添“新方”
上海2025年11月7日 美通社 --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进博会”)上,拜耳健康消费品(以下简称“拜耳”)旗下消化道健康品牌“达喜”全新产品乳果糖口服溶液迎来“进博首秀”。
近年来,公众对消化道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提升,拜耳聚焦胃痛、胃胀、消化不良、便秘等常见消化道疾病,以多元产品守护国人健康。乳果糖口服溶液的推出,标志着达喜品牌正式迈入“全消化道健康管理”新阶段,从上消化道拓展至肠道健康领域,为国人提供更加科学、安全、可持续的消化道管理方案。
便秘非小事,长期便秘危害大!科学管理是关键
日常生活中,便秘通常被定义为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如每周少于三次的排便。近年来,随着生活节奏加快、饮食结构改变及心理压力增大等因素,便秘问题在我国人群中愈发普遍。数据显示,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总患病率高达10.9%,功能性便秘的总患病率为8.5%【1】,【2】,【3】,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,且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【4】。
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、内镜中心主任邹多武强调:“便秘不仅仅是‘拉不出来‘这么简单。长期便秘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、肠道动力下降,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与肛肠疾病、乳腺疾病、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发生相关。在急性心肌梗死、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,过度用力排便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【5】。”
然而,公众对便秘的科学认知仍不足,许多人仍将其视为“小毛病”,往往通过不当的刺激性泻药寻求“快速见效”,忽略了长期调理与安全用药的重要性。邹多武表示:“消化道健康管理要关注长期维护与自我调养。针对不同人群、不同症状的便秘患者,要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精准管理。其中,非药物干预是基础,药物治疗是补充。一方面,从饮食、作息、运动等入手,建立规律、平衡、持久的生活方式。另一方面,便秘患者在选择和使用药物要‘对症为辅’,像老年人,孕妇哺乳期妇女,儿童等特殊人群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,选择乳果糖等安全性好、起效温和的渗透性泻药。二者结合才能更好地维持肠道功能平衡,远离便秘困扰。”
双重机制守护高风险人群,乳果糖温和起效“通便”更“养肠”
长期以来,便秘患者常依赖刺激性泻药缓解症状,这类药物虽能短期见效,但长期使用存在健康隐患,且仅能 “治标” ,无法从根本上改善肠道功能。乳果糖作为一种由半乳糖与果糖组成的双糖,在便秘治疗及肝性脑病辅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海宁介绍:“乳果糖具有渗透性通便和肠道益生元的双重作用。它不仅会在肠道内吸收水分使粪便变软,增加体积,在结肠内可以产生较高的渗透压,进而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。更会促进肠道内有益菌(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)的生长,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,让肠道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稳定,进一步帮助排便。”
便秘用药的关键在于有效性和安全性。对此,谭海宁表示:“乳果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,它易溶于水,因此在胃肠道环境中能够迅速分散并发挥作用,24小时便可快速起效,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,能显著缓解不尽、肛门阻塞感、腹痛等症状,而且乳果糖几乎不被人体小肠吸收,这一特性保证了它主要在肠道内发挥药效,减少对全身系统的影响,安全性良好。”
乳果糖作为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便秘一线用药,其疗效与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。那糖尿病患者出现便秘相关症状后,能否使用乳果糖呢?谭海宁指出:“虽名称中含‘糖‘,但乳果糖能够直接到达结肠,对血糖的影响较小。”
拓展全消化道健康领域,多方助力护航国人消化道健康
作为拜耳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消化健康品牌之一,达喜始终秉持“以患者需求为核心”的理念。达喜咀嚼片、达喜消化酶等产品在缓解胃痛、胃酸、消化不良等症状方面深受信赖,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常备药品。
此次乳果糖新品的发布,意味着达喜品牌从上消化道正式延伸至肠道健康管理领域,实现从症状缓解到长期调理的品牌升级,构建起覆盖“胃痛消化不良便秘”的全场景消化健康产品矩阵。
拜耳健康消费品品类创新部高级经理张良表示:“便秘患者的治疗需求正在发生变化,他们不再仅追求‘快’,而是更关注‘稳‘和‘安全’。达喜乳果糖的推出,不仅丰富了品牌的消化健康产品矩阵,也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加科学、温和、可持续的肠道健康管理方案。作为全球高品质产品与创新技术的重要展示平台,进博会为公众了解健康创新提供了重要窗口。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,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乳果糖,为有需要的人群带来更科学、更舒适的选择。”
未来,达喜将继续携手医疗专家、媒体与社会各界,推动科学用药理念普及,助力全民消化健康水平提升。秉承拜耳“用科学创造美好生活”的理念,持续以创新赋能公共健康事业,让更多人能够获得可及、可信、可持续的健康解决方案。
【1】 杨直,等. 中国全科医学,2021,24(16)2092-2097. |
【2】 Chen Z, et al. Front Med (Lausanne). 2022 Feb 16;9:815156. |
【3】 中华医学会,等.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,2020,19(12)1100-1107. |
【4】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,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,食管疾病协作组.中国慢性便秘临床诊断与治疗规范[J ]. 中华消化杂志,2024 ,44 (10 ):649658 |
【5】 中华医学会,等.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,2020,19(12)1100-1107. |




热门文章
责任•创新•未来:药明生物发布2024年《可持续发展报告》
匹克携手罗马尼亚奥委会,再启八年荣耀新征程
BSI为海尔空调颁发行业首张ISO 20400可持续采购符合性声明
宇通客车推出EnRoute+服务:以创新和科技驱动的解决方案,重新定义商用车价值标准
全球AI硬件创新出海论坛ITES站:共探科技出海新机遇
培生发布智能课程生成器:创新人工智能驱动教师备课方式变革